(相关资料图)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战海峰 通讯员 黄文姣
“这个事情过去两年多了,能有现在这个结果我们企业方十分满意,现在签了调解协议,做了司法确认,我们也能安心地经营了。”4月3日,在重庆市江津区司法局行政复议科办公室,作为第三人的企业方代表说道。
2021年3月,当事人谢军(化名)在江津区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时间内受伤,谢军认为自己受伤应当属于工伤认定范围,于当年12月向江津区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2022年3月,区人社局作出《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谢某受伤属于工伤。科技公司收到决定书后,认为区人社局对于谢军受伤原因认定事实不清,遂提起行政诉讼,经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认定工伤决定书》存在瑕疵,区人社局主动撤销了《认定工伤决定书》,重新启动工伤调查程序,并于2022年10月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谢军受伤情形不属于工伤。谢军不服,向区政府提起行政复议,区司法局作为区政府行政复议机构对案件进行了审理。
“考虑到案件历时已久,对于谢军的受伤原因无法从技术上确认,存在争议。如果行政争议无法得到实质性化解,对企业和劳动者来说都不利,将会造成双输局面,为搭建有效沟通的平台,综合考虑,采取了听证方式审理案件。”区司法局行政复议科科长郭方兴告诉记者。
听证审理过程中,充分听取了几方意见,工作人员梳理案件脉络,厘清争议焦点后,认为“复议+调解”能够有效化解此次行政争议,随后为当事人搭建了沟通桥梁,促成双方调解。复议审理人员凭借对工伤认定法律法规的了解以及对当事人心理的把控,逐条分析各方的诉求,找到契合点,谢军认为自己有部分过错,主动降低赔偿要求,公司积极履行企业责任,同意支付相应补偿金,复议审理人员组织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并进行司法确认,公司方当场履行协议约定,谢军也主动撤回了行政复议申请,这起长达2年的工伤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据悉,该起案件是江津区通过行政复议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缩影。近年来,该区为高效化解行政争议、实现案结事了做了多项尝试,2022年建立复调对接、工伤纠纷实质性化解、检司联合听证、行政复议文书说理等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辖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率。2023年,区政府共计审结复议案件20件,复议后起诉仅1件,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关键词: